- 焚琴煮鶴點評《詠草二首》(4天前)
前面三聯都是寫草,尾聯還直說“芳草”大可不必。作者:多謝站長指點,所言極是。尾聯改為 欲解春酲閑試馬,憑高望處野云低。 如何?
- 精焚琴煮鶴點評《元宵節九日后訪少陵草堂》(12天前)
品讀此類詠懷人文古跡的詩需要下不少工夫,因為詩中往往涉及到地名、人物,需要了解一些歷史背景。 起句點明造訪時間,“梅妝柳線共芳時”寫得很美?!叭f里橋”是地名,杜甫《狂夫》詩:“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作者:謝謝站長賜評,我那天去草堂,和夫人一起的。我向她解釋杜甫一生不得意o,文人,又直率(得罪嚴武差點丟命,在職場又很難與人搞好關系,干其他又沒有謀生手段。最后嚴武一死,不得不離開草堂。我們去工部祠拜了他老
- 精焚琴煮鶴點評《觀松花江冰花視頻有吟》(29天前)
感覺不夠凝練。首句單純的交待背景,占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第二句又占用了四分之一篇幅。這兩句很浪費,因為內容在題目里已經有所體現了。第三句終于步入正題,卻沒有描繪出“奇觀”的特點,云霞添色彩似乎稱不上奇作者:老師新年好!感謝老師精彩專業點評,一定加強學習,繼續努力!謝謝!
- 焚琴煮鶴點評《黃鶴樓》(4個月前)
首聯和“百萬雄師過大江”沒有多大關聯,六如公子詩友想說的應是“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吧。
- 焚琴煮鶴點評《中秋臨晚登樓寄友人》(4個月前)
即使不作交待也無妨,更含蓄些
- 精焚琴煮鶴點評《中秋臨晚登樓寄友人》(4個月前)
“君歸”不如原作“人歸”,人歸更自然,畫面感更好?!叭f古城高秋穆穆,九州地闊月娟娟”這聯很好,意境高遠,直追古人。尾聯“黃花記否東籬約?欲避新冠亦枉然”還可斟酌一下。記否東籬約?這一問有些多余,少了情作者:白發無心憐晚景,青山有韻落飛泉。夕陽雁去三千里,樵徑人歸一線天。萬古城高秋穆穆,九州地闊月娟娟。黃花空負東籬約,獨對西風訴惘然。 感謝站長寶貴意見。
- 焚琴煮鶴點評《虞美人?暮光凋盡庭前草》(8個月前)
前三句不錯,很順暢?!皯K風嚎”突兀而且不美。作者:感謝老師的指點了
- 焚琴煮鶴點評《南彭應急區建設感懷》(9個月前)
中間兩聯沒有對仗。另外,全詩看完還是不明白要表達的意思。千日酒的典故用在這里好像也不合適。
- 焚琴煮鶴點評《詠粽念屈原》(9個月前)
此作問題頗多?!棒涨椤焙我??不妥?!芭疵拙簟笔前虢卦?,和“更滿樽”強拉在一起。江有楚人魂,應該感到悲吧,怎么會醉呢?
- 焚琴煮鶴點評《初秋吟》(9個月前)
第三句不知所云,“數別期”意思含混,一般只說“數歸期”
- 焚琴煮鶴點評《詠物絕句三首》(9個月前)
第三首比較好,諷詠到位,行文自然。第一首,袖珍椅本來就不能坐,和尊卑無關。第二首把搖椅和“是非”聯系在一起,太牽強。作者:“尊卑”是諷——當自尊心受到挑戰時,坐在第幾把交椅就是大事啦
;“是非”是情——當因正直受到誣陷并付出代價時,就容易計較對錯
。評價到位,一語破的
[
- 焚琴煮鶴點評《人禍天災故鄉有》(10個月前)
中是多音字,中原川三平尾了。第二聯的兩句意思太相近。題目是故鄉,第三聯寫西半球,離題萬里了。尾句說求仙,但沒說求仙怎么樣,是止雨還是保佑災民?屬于半截話。作者:老師您好 再看看 多謝
- 焚琴煮鶴點評《憶童年—下雪天》(10個月前)
修改后整體比較完整了。個別地方還看打磨一下:“ 強守奈”不知所云,“故友”句不通順作者:站長老師您好!謝謝您!??“守奈”意思是耐心等待。感恩指導
- 精焚琴煮鶴點評《春日》(10個月前)
如果只是要表明塞北和家鄉氣候的不同的話,把尾聯放到首聯會好些??傮w來看,這首詩比較平淡,怎樣才能打破平淡呢?我覺得應避免每一聯都寫景,可以在尾聯安排抒情,融入自己的境況、感悟,這樣詩作就有了個性,才會作者:感恩老師指導????
- 焚琴煮鶴點評《憶童年—下雪天》(10個月前)
第三聯“俯身揉雪即為盾,呵手摘冰且作矛”寫打雪仗的場景,十分生動傳神。我個人覺得,這首詩最大的問題是全部的篇幅都在描寫場景,導致沒有篇幅寫其它的方面,例如,開頭沒有交代為什么突然憶童年雪天,結尾沒有抒作者:謝謝站長老師點評指導??
我正在修改,還沒完
- 焚琴煮鶴點評《居家封控中作》(10個月前)
禁令遷延似乎不太準確,解封之日禁遷延倒是說得通。
- 精焚琴煮鶴點評《望鄉》(10個月前)
這是一首客路思鄉的詩,意思曉暢,最大的問題是不夠精煉,用四句就可以把意思表達完了: 海棠垂淚柳含煙,將近清明客夢連。 望斷長河天欲暮,時來風雨叩孤船。 如果用新韻的話,改客夢寒更佳。作者:
謝站長賜玉!學習受教了!只是和一般思鄉不同,鄙人家鄉方圓十幾個村多年前就拆遷了 ,鄉愁無處安放,無歸矣??傆X得單純表達客思,有意所不到之處。也覺不夠凝練,容再琢磨
- 精焚琴煮鶴點評《清明》(11個月前)
“魔都”可改成“神州”,以照應“八方”,畢竟不是只有上海有疫情。第三聯應大改,“武漢”有點遠了,“慟”“哭涕”“當泣”多于重復。作者:是的,這三四是有點贅了,,再思思
按照諸位詩友斧正意見,修改一版,請君再指點一二 清明 ?八方多難此清明,霧鎖神州五十城。 碧野江天春有色,白衣號角帳連營。 腸聞上海如剟刺,心墜東航愈
- 焚琴煮鶴點評《清明寄思》(11個月前)
前兩句比較曉暢,后兩句可再打磨一下:登高試望歸鄉路,且把衷腸寄杜鵑。作者:還真想過把“且”放在尾聯句首。就是如何和“望”搭配,沒有找到特別合適的。另外就是“寄”杜鵑改為“訴”杜鵑,會不會更好些?
- 焚琴煮鶴點評《春日書懷》(11個月前)
農叟笑彎千古月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