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客來壹 發布于2022-12-02 13:59
點擊:45
評論:0
鉛山縣河口鎮轄區內的汭口村是一個有千年以上的古代水運碼頭。古鎮上流傳“先有汭口,后有河口?!边@個口頭傳說是有歷史根據的。下面作者把歷史文化上的有關文字記錄摘編如下:
1,宋朝太宗年間趙匡義下令編的《太平廣記》一書載:“唐朝時期軍吏徐彥成恒業市木,丁亥歲,往信州汭口場,無木可市。泊舟之久……居一二日,果有木材大至,良而價廉……?!笔裁匆馑??即軍隊中的后勤采購官員徐彥成長期采購木材于各大市場。丁亥年前往今上饒市鉛山縣汭口村采購原木材料??墒堑搅藳I口木材市場卻**一空,己無木頭上市,船只停泊了很多天。后來果然有木材運到碼頭市場。而且價格便宜質量又好。這段記載省略的地方還有一些故事情節,由于太長沒有一一錄下。故事的概述是徐彥成久泊汭口碼頭,一日傍晚見一少年風釆奕奕,來到岸邊與徐聊天。徐苦于無木頭采購哀聲嘆氣,少年說過兩天我就會從大山里面運來上等木材,一定賣給你。隨即便于當晚上岸散步,大約半個時辰來到一大型別墅。只見院內山水樓亭,富麗堂皇。軍吏在少年家喝完茶后便獨自回到船上。一兩天后少年大量的木材到岸后賣給軍吏。這樣的生意交往一共有三次,掙了很多錢。幾年后軍吏帶上珠寶來到汭口準備贈送給少年。便以那晚的別墅大院為記憶前往附近尋找??墒菦I口附近有許多這樣的大型別墅,到處打聽均無法找到少年。這個記錄雖然是宋人編的取材于漢代至宋代的野史以及釋藏、道經和以小說為主的雜著,屬于類書。但以信州汭口場為素材,足以證明汭口在宋朝是一個木材大市場。
2,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1189年,地方志載汭口為市鎮,街北設駐泊巡檢司。至1380年此官方機構一直存在。按唐乾元年間公元758年朝廷在鉛山設立銅場開始,汭口就是一個水運碼頭的中轉市場。按此計算應該有一千二百五十多年了。據中國古代航運史記載,汭口在元朝和宋朝都是水陸聯運的中轉碼頭場所。海上對外貿易的貨物在信州汭口場駁船后經陸地出分水關到達建陽以南的閩江可以到達福州和泉州。對內貿易則由此返回汭口碼頭市場,再經汭口上船沿信江至瑞洪出鄱陽湖進入大陸各地。最主要的水路是經長江到達揚州沿京杭大運河抵達元大都北京。
3,公元1120年喻良能南宋兵部郎中,浙江義烏人。他有詩曰:“汭口真蕭鎮,錢倉豈舊爐”。宋朝今河南鄭州人趙蕃公元1143—1229年人。南渡后僑居今上饒市玉山縣。并且是楊萬里和朱熹的學生。他寫的《別馬莊甫》中“鵝湖書約后,汭口騎能招”。等等均證明汭口在宋朝是一個大水上碼頭。張廷玉的《明史》“北有上饒江,至汭口。與紫溪、桐木、黃蘗渚水合流,入弋陽界,謂之鉛山河口?!?br /> 4,今天在汭口的古碼頭邊上的社公廟里,其石碑上仍然刻錄著“廿五都清流郷康俗里”的行政名稱。這個政府派出的守土官,他的社公號稱是“荊州社”。又一次證明河口一堡頭的“荊州社”應該是從汭口起脈?!跋扔袥I口,后有河口”是歷史記錄的演繹。